华资律所·田晓霞律师成功案例十年安置僵局终解助村民获26万补偿 

为历史遗留拆迁补偿纠纷提供可复制解决路径

1. 程序示范性

完整呈现“行政不作为认定→行政复议→诉讼调解”的维权链条,为同类案件提供标准化操作模板。

2. 策略突破性

针对政府“承诺未兑现”顽疾,通过《行政复议决定书》固定违法事实,破解“拖而不决”困局。

3. 实务参考性

十年未安置争议通过调解4个月解决,验证“法律刚性+调解弹性”组合策略对历史纠纷的高效性。

4. 维权启示性

揭露政府“先拆后补”程序违法风险,警示民众保留原始文件(如拆除通知、安置承诺),避免证据灭失。

原告房屋因2013年、2015年X街扩建被拆除,政府承诺安置宅基地但十年未落实。2021年拟安置地块因水利规划被否决,原告主张货币补偿未果。2024年原告提起行政复议,后因被告未履行补偿职责诉至法院。

经法院调解,双方达成补偿协议。 补偿金额:X县政府支付杨X26万元

1. 补偿标准争议:

原告主张按拟安置120平方米面积补偿,被告仅认可原房屋实测45.36平方米。

2. 行政不作为认定:

被告长期未履行补偿职责是否构成违法?

3.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路径:

十年未安置纠纷如何通过法律程序实质化解?

1.锁定“行政不作为”核心违法点

证据固化:

律师提交《履行补偿安置申请书》《行政复议决定书》及被告签收记录,证明被告自2024年1月19日至诉讼前未作任何处理,直接违反《行政诉讼法》第四十七条关于“行政机关逾期不履职可提起诉讼”的规定。

法律定性:

结合《土地管理法》第四十八条“征收补偿应及时足额支付”的强制性要求,明确被告长期未履行补偿职责构成行政不作为。

2. 破解补偿标准僵局

双重策略:

法律刚性:主张原房屋虽登记41.2平方米,但实测45.36平方米,要求按实际面积补偿;

调解弹性:结合拟安置120平方米的历史承诺,提出“折价补偿”方案,推动双方让步。

数据支撑:

提供同期周边商品房均价(约3000元/㎡),测算45.36平方米房屋市场价值约27万元,最终促成26万元调解金额,实现法律与现实的平衡。

3. 活用行政调解程序

程序价值:

依据《行政诉讼法》第六十条,主动申请法院介入调解,避免判决执行风险,缩短维权周期(本案调解仅用时4个月)。

社会效果:

将“十年未安置”历史问题纳入公共利益考量,通过调解书明确“权利义务终结”条款,彻底化解后续纠纷。

本案中,华资律师以“证据链闭环+法律规则穿透”为核心策略,精准锁定行政不作为违法事实,并通过调解程序将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转化为可执行的补偿方案。

针对政府承诺未落实的普遍困境,本案为同类案件提供两大启示:

1. 证据为王:留存拆除通知、安置承诺书等原始文件,固化政府违约事实;

2. 程序选择:善用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调解机制,避免“程序空转”,提升维权效率。

宅基地征收三大要点

1. 证据清单

集体土地证、房屋实测报告须永久保存;

对政府口头承诺全程录音,并书面催告确认。

2. 期限规定

行政机关收到履职申请后,60日内未答复可起诉(《行政诉讼法》第四十七条);

对补偿协议反悔的,需在1年内主张撤销(《行政协议司法解释》第二十五条)。

3. 专业价值

华资律所提供合规、客观、透明的法律服务:

✓ 限时免费咨询:30分钟案情分析(不含诉讼策略指导)

▌专业领域

行政法、土地房屋征收、企业拆迁纠纷

▌执业领域

执业后参与办理土地征收类案件几百起,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。尤其擅长土地和房屋征收、企业拆迁纠纷处理、以及行民交叉复杂争议处理。

田晓霞律师具备极为丰富的谈判策略经验,能够快速准确掌握对方心理,有大量的谈判解决案件经验。在二十余省、市、区办理了数百件涉及住宅、商铺、厂房等征地拆迁案件,服务客户近千名,为被征拆人争取了合理合法的补偿。

▌代表性案例

陕西榆林横山区蒋先生等多户集体土地被征收纠纷

江苏宜兴姜女士房屋征收纠纷

湖北襄阳樊城区庄先生土地征收纠纷

内蒙古通辽付女士土地征收纠纷

江苏徐州王女士房屋征收纠纷

四川成都新津区董先生房屋征收纠纷

广东肇庆陈先生多户集体土地征收纠纷

重庆酉阳县何先生房屋征收纠纷

……

关于作者